林小壮在小时候想不通这些事,因为认知能力有限,人生观和世界观不全,无法窥出全面。

她一度以为只是山里长大的孩子从小比较纯朴,比较害羞。因为身边的人都是这样,她也就习以为常,但出去了发现实际上,好像并不是这样。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存在这样的问题呢?

首先是受到语言环境的制约。

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学生天生视野狭窄,接触面小,阅读量少。而且方言夹杂,小孩子没有形成使用普通话的习惯,在自家里自然都是用壮话交流,因为父母不会说普通话。少部分家长会说普通话,也是“夹壮”现象极为严重。

关于这一点,林小壮深有体会,她从小到大这么过来的。本身地域和家庭的语言环境就带来较大影响,加上社会信息缺乏,造成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的主观发展受到了限制,导致了农村壮族学生口语交际水平低下。

其次便是师资方面的严重不足。

以古寨小学为例,别说有专门的语文老师了,只要有老师就不错了。一个老师只拿一份工资,却要三头六臂教多个学科。

而且迫于传统思想的压力,意味偏重于考试成绩的提高,上课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在教学在重点放在各科知识和考试技能上,殊不知外面的教育方式已经天翻地覆,大学找工作早就不是包分配了,“高分宝贝低能儿”是没有多大出路的,甚至还在性格上形成一定的缺陷。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根本不会自己探索,就养成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习惯,觉得老师就是对的想法。

最后就是实践课太少。

老师要么就是“禁锢”学生在课堂上,要么就是“放养”学生在操场上。没有注重自身的口语交流,也没有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觉得交流就是能明白意思就行,交际就是随意就行。总之,学生不是哑巴,会张嘴说话就行。

没有人意识到口语交际能力对成长的重要性,没人意识到现在处于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没有人意识到口语文明交际有多重要。

这些都是历史积累的难题,就算意识到了,也很难一朝一夕之间就能改正。

林小壮这一次回来,带回来的是金钱和物资,却暂时带不回来解决问题的最根本办法。

本来她回来捐款就好了,然后回去继续当她的配音演员,过上自己理想而富足的生活。

但是回来发现问题了,这一个个难题,是一个周老师花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