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数座,端坐莲花,十分庄穆。公子襄不觉拜了拜,心中默祷。“望天见怜,菩萨保佑,唐方唐姑娘平安无事,快乐如意,能找到萧大侠共结良缘……偶然,偶然想我梁襄……”禀到这里,又觉唐方既已与萧大侠偕白首比翼双飞的话,还想到自己做什么?便觉自己的祷告太自私,顿时说不出话来,心头一阵凄酸。这时突然听庙内堂院子里有沙沙声响,只见窗棂外木香残余,但目薄西山,残阳几缕,照落庭院,一个老僧正在扫地。地上无叶。老僧手上有帚。那老僧的年岁比起庙门的那位,又像老了许多,公子襄恍惚了一下,抱拳恭问:“敢问禅师……”话未说完,那禅师眉耸地扬了一下,摇手道:“那边去!”话音在漫长的走廊上回荡,此起彼落,这庙宇看来不大,但深邃无比,公子襄犹豫了一下,即挺身往内堂走,走进去后越是黑暗,走得一会,又见晚照,有一个小小的弄堂,又有个老僧,老得额几乎已垂到地上,双眼已被皱纹打了结,睁不开了,一只牙都没有了,但仍在挥手扫着地。地上没有叶子。他手中也没有扫帚。他只是在做着扫地的工作。公子襄起初一阵迷茫,在这黯淡的夕阳将尽的时光里。但是他的眼睛骤然又亮了。他开始猜到这些和尚是谁了。他因兴奋而眼眸发亮,只是随即又黯然下去了,比夕阳还消沉。因为他跟着也想到,要是真的是他们,而又是他们掳走了唐方,就算萧大侠亲至,也未必能自他们手中夺得人回来,更毋论是他了。——要是真的是他们……——要是真的是他们!公子襄真不敢想下去。那老得不得了的老僧挥挥颤抖的手,意思是要他走进去。公子襄长吸了一口气,往里面走去。不久后他就看到一座月洞门。他伸手缓缓把门推开。夕阳淡淡照进来,倦得像一匹疲乏的马。门外是后院,是庙的后面,也是一个疲乏的人。这是个和尚,样子比第一个和尚要年轻得多了,但仔细看去,才发现他老到不能再老,反而变成孩童一般的样子了。这老和尚听到门呀然打开,没有回头,即问了一句:“你知道我在做什么?”公子襄摇摇头,他不是不答,而是他第一次在一生里失去了答话的勇气,见到这和尚,他已完全肯定这五个和尚究竟是谁了。——就是那五个人。可是那和尚却好似背后长了眼睛,看到公子襄摇头一般,说:“我在扫地。”“我其实正在什么也不做,却说在扫地。”那和尚的声音和童真的孩子完全一模一样:“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不奇怪。”公子襄一字一句地道:“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我知道你们五位前辈是谁。”“哦?我们是谁?”只听一个人道。一个和尚,自庙角缓缓步出来,正是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