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深山老林(第5/19页)
幽谷时,他更是凝神倾听,察觉到在自己一里之内,没有任何人跟踪而来,也没有什么人在附近走动。何况这时深山中的云雾未散,几丈之外视野已模糊不清,就算是有人企图跟踪自己,也看不见朝何处而去。除非盯踪着自己的人,一身真气比自已更深厚,才可以察觉自己的行踪。当他要登上山坡,向幽谷走去时,举目四盼,只见四处云遮雾锁,荒草萋萎,正是高山生烟雾,幽谷囤白云,他自己也感到身在云雾中了。他身形一闪,快如流光曳电,已闪进幽谷中,跟着消失在峭壁下的朝天洞口处。在岩洞里,他连火把也不用举,轻车熟路,便来到了那位前辈埋骨的地方。二十多天来,岩洞中的一切,没有任何轻微的变化,与他离开时的一样。经过大洞时,他好奇地向石壁上的几幅壁画打量了一下,感到这些壁画与太乙真经中的深奥莫测的武功招式有极大的关系,但他紧记前辈的遗言,不可冒进。作为青风道长有多年的练武经验和教训,练武人最根本的基础,就是练内功,有了深厚的真气,要学任何上乘武功的招式,可以说是轻而易举,如武林中有经验的人所说:练功不练气,简直白费劲。就是想学上乘的武功也办不到。往往有些学武之,人,舍本求未,不是先打好自己的根基,却一昧去追求一些奇招怪式,或与众不同的绝招、杀着,这简直是在沙滩之上起高楼大厦,还没有建好,就倒塌下来,砸死了自已是自取,砸死了别人,便是罪行。也像一个写文章的人,不锻炼好自己的文字功夫,不积累自己的丰厚生活,一味去追求写作的技巧和华丽的辞藻,那他怎么也写不好,就是写出了一篇华美的文章,怎么也不能震撼人心或令人深思回味,更谈不上有迷人的魁力,长久在人世间流传。反而是文字功底异常深厚,知识渊博、生活基础雄厚,而又忧国忧民的人。有一颗仁爱之心,不用什么华丽的辞藻,顺其自然,信手拈来所写出的文章,或会是非常震撼人心,令人百读不厌的。文章的生命,可以说是能与天地同寿,山川并存,永传人世间。写文章的人是这样,练功学艺的人也是这样,没有深厚的内力,惊人的真气,再上乘的武功,你怎么也学不会,只是可望而不可及。强练,最后的结果,只能令自己走火入魔,一身瘫痪,终生残废。所以青风道长个急于去看石壁上的刻画,按照前辈留下的心得指示,光练好太乙真经上的内功,这样才能事半功倍。青风道长这一次带了一些香烛、金银纸钱而来。他燃点了蜡烛、香火,插在石床前面的地面上,焚烧金银纸钱,向前辈拜祭,祝前辈英魂早升天界,青风道长只可惜不知这位在这里悄然与世长辞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