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寒舟每次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去跟卫老三和李氏说说话, 然而,今日,他发现不仅他娘没那么热情了, 爹似乎也不太想搭理他。

他刚过去跟他说了没两句, 他爹就出门了。

再回来时, 手里拿着几节竹子。

得亏卫寒舟是个聪明人,看着家里的竹签,又看了看放在屋里的一大堆山楂, 还有以往非常精贵此刻却放在外面的糖,渐渐明白过来。

家里这是在做糖葫芦?

自己吃吗?

会不会太多了?

卫老三和李氏在忙着,柳棠溪又在绣花, 卫寒舟看了看他们几个人,也没多问,去书房看书了。

等到晚饭时, 桌子上摆了四菜一汤,看起来跟过年那段时间的饭菜没什么两样。

卫寒舟心里很是纳罕,以他对自己爹娘的了解, 应该不会如此才对。往常, 每逢过年的时候才会吃好吃的, 平时会适当缩减。而且,如今爹娘在攒钱, 怕是在吃食上不会太大方。

今日是柳棠溪做饭, 因着卫寒舟回来了, 李氏特意嘱咐她多做一些。

瞧着卫寒舟吃得慢条斯理的模样, 柳棠溪心里微微有些嫉妒。

卫寒舟上次走的时候是十六, 那时候家里还没开始节俭。如今两个月过去了, 卖糖葫芦赚了不少钱, 家里的饭菜质量渐渐上去了。

这卫寒舟运气好啊,就没遇上中间家里节衣缩食困难的时候。

真是让人羡慕。

不过,柳棠溪也特别开心。

于她而言,吃得好,比什么都重要。

她今日又熬了大骨头汤,真的是鲜美啊。

好喝!

柳棠溪喝了三碗。

卫寒舟是第一次喝骨头汤。

“老三,你还没喝过吧?你媳妇儿熬了好几个时辰呢,特别好喝,你快尝尝。”李氏见儿子看着汤发呆,连忙催促。

“嗯。”卫寒舟应了一声。

喝了一口之后,卫寒舟不得不承认,柳棠溪做饭的确好吃。不管是什么食材,似乎到了她那里,都变成了好吃的东西。

等到吃完晚饭后,卫寒舟之前的猜测得到了证实。

因为,卫老三说了说当天赚了多少钱。

“今日是集,人多,一百串全都卖完了,刨去糖、山楂等,赚了近三十文。最近来买糖葫芦的人越来越多了,好多都是熟客,我觉得可以多做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