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专利工具人(第2/4页)
成危房般的存在。
李卫东的这个钢混结构的宅子,用料十足,那是绝对的结实,扛个九级地震绝对没问题。
前世的李卫东亲自参与建造过几次厂房,也跟人合伙搞过一次规模不大的房地产项目,所以对于建筑工程方面的事情,还是略有了解的。
只不过八十年代末的建筑施工技术,比起后世来的确要落后很多,也缺少现代化的施工设备。
李卫东这套宅子的工地上,连一台建筑用的混凝土搅拌机都没有,全靠工人们拿着铁锨,用人力搅拌混凝土。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人工费便宜,能用人力的,绝对不用机械。然而没有机械,施工的效率肯定要低很多。
望着这施工进度,李卫东无奈的他了口气:“看来过年以前,这新宅子是没法完工了!想要住进新宅,估计的是明年四五月份的事情了。”
进入到十二月份以后,这工地肯定得停工,一直要停到来年开春以后才能继续施工。
因为在北方做建筑施工,还有一个冬季施工的问题。
在冬季,室外温度低于5摄氏度的时候,施工就会受到影响,而低于0摄氏度的时候,基本上就要停工了。
当气温降低到0摄氏度以下的时候,土壤、混凝土、砂浆等所含的水分冻结,建筑材料容易脆裂,所以诸如场地平整、地基处理、灌注混凝土等工程项目,都会尽量避免在冬季施工。
放在后世的话,基建狂魔有的是在冬天施工的办法,比如在混凝土里加一些防冻剂,然后在用上各种保温材料,即便是零下五六度,也不耽误施工。十天时间便能盖起一所医院。
然而在八十年代,可没有什么防冻剂和保温材料,一旦气温降下来,就只能等到来年春暖花开时,才能继续施工。
……
周末,陆建礼来到了电炉厂,得意洋洋的向李卫东展示他制作的多士炉样品。
为了测试多士炉的效果,陆建礼还专门去商店里买了一块老面包,然后切成了片,放进了多士炉里。
“我实验了好多次,终于调整好了合适的温度。为了这个温度,我可是烤糊了十几个大白馒头,全都便宜隔壁家养的狗了。”陆建礼开口说道。
李卫东望着陆建礼手中的老面包,无奈的笑了笑,西方人用多士炉烤着吃的,可不是这种传统的老面包。不过见陆建礼一副热情的样子,李卫东也没有纠正他。
片刻后,一股面包的香味响起,陆建礼一按按钮,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