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要个工业园区(第2/4页)
,的确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根据我的估算,光是接过西芝电器的小家电生产业务,最起码需要五千人,这样才能满足西芝电器的需求。
而以后,我还打算争取其他品牌的代工订单,比如松下、索尼、日立、夏普等,除了日本品牌之外,美国品牌、欧洲品牌,他们的代工,也都可以拿来做。所以在未来,我们厂可能需要数万名员工,从事小家电生产的工作。
以我们厂的发展模式,除了生产区之外,还要建设生活区,这会需要比较多的土地,而我们厂目前的厂区,只能容纳一千五百人,日后就算是想扩张的话,也没有那么多土地了。所以我想请领导,帮忙解决一下土地方面的事情。”
陈传欣点了点,转头望向东城区的领导:“向阳镇还能不能拿出多余的土地?”
“土地有的是,我们可以将部分农业用地,变为工业用地,这样就能满足李厂长的需求了!”立刻有人回答道。
李卫东则笑了笑,开口说道:“感谢领导的支持,但我觉得嘛,这样做太没有规划性了。今天我们厂要扩建,就找一块农田便为工业用地交给我们,明天其他厂要扩建,又找另一块农田变成工业用地交给他们,影响到农民不说,日后管理起来也不方便。”
“那李厂长有什么更好的建议么?”陈传欣开口问道。
“领导,我认为,应该让市里面出面,规划一个工业园区,到时候企业直接搬到工业园区里,集中在一起,管理起来也比较容易。而且工业园区可以统一布置供电、供水、供煤、排污、道路运输等系统,这样的成本也会低一些。”李卫东开口说道。
陈传欣点了点头:“李厂长的这个想法很好,其实市里面也早有相关方面的讨论,但是因为事关重大,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所以暂时还没有拿出可行性方案来。”
“市里面是不是担心,工业园区建成以后,没有企业愿意入驻?”李卫东很直接的问道。
陈传欣略显尴尬的笑了笑,显然是被李卫东给说中了。
九零年的时候,国内的企业依旧是以国企和集体企业为主,能称得上是民营经济的都不算多,更别说是私营经济了。
国企都是十几或者几十年传承下来的,那种老牌国企都有自己的土地,土地上的规划都已经建设完毕,轻易的是不会搬迁的。
一个已经建成多年的企业,搬迁成本可是比较高的,设备拆了搬运再安装,这需要花钱,期间不能生产所带来的损失,也得计算在内。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