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东也能猜出个大概。李卫东也知道,退休后能够直接住京城进疗养院的,也不是一般的干部,他们在物质方面肯定是不会匮乏的。

如果只是送一些金银珠宝之类的贵重物品,人家还真不一定能看得上,反而显得李卫东没品位,像个土财主。

“要不我去淘点古玩字画什么的,送给他老人家?”李卫东下意识的问。

“我爷爷才不稀罕那东西呢!而且他也不懂,你送给他古玩字画,最后肯定又被他捐给文物部门了!还是别花那个冤枉钱了。”何安安开口说道。

很多老革命都是行伍出身,像是李云龙那种,打仗是真在行,古玩字画这种簇拥风雅的东西,可就是一问三不知了。把古董送给他们,简直是暴殄天物。

“那送点什么好呢!”李卫东想了想,突然间脑中灵光一闪,便有了主意。

……

座谈会当日,有专人将李卫东接到了会议现场。

这是一间很普通的接待室,有一圈沙发,沙发之间的小桌子上摆放着点心和应季的新鲜水果。

李卫东来到这间接待室的时候,发现有两个学者模样的人,已经坐在那里,他们正在看手中的文件。

李卫东也不认识他们,便笑着冲这两人点了点头,算是打个招呼,然而这两人并没有搭理李卫东,只是面无表情的瞪了李卫东一眼,便继续看手中的文件。

这两人大概是觉得,李卫东这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压根就不需要去理会。

李卫东还打算跟这些学着套套近乎,问一问参加这种座谈会应该注意些什么,但是见到这一幕,李卫东也不再拿热脸贴冷屁股,干脆找个靠角落的位置坐了下来。

不一会,参加座谈会的教授和学者陆陆续续的来到的现场。

经济学家当中,能够参加这种智库级会议的学者本来也不多,其中对于日本经济有比较深刻研究的,用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所以前来参加座谈会的这些学者,互相之间都认识,进门之后也开始各自打招呼。

唯独李卫东是个生面孔,大家都不认识他,更何况李卫东只有二十五岁,这么年轻肯定不是什么知名的学者。

也有人好奇李卫东的身份,其中一位学者就问身边的人:“老赵,那边坐着的小伙子是谁?”

“不知道,我来到时候他就在那里了,看这年纪,应该是谁带来的学生,一起来旁听的吧?”老杜回答道。

旁边另一人却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