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三井银行愿意向费尔南德斯公司提供全额贷款?”

说到这里就稍稍向外引申一点,若干年后我们在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某某汽车品牌投资几十亿新建一条年产十几、二十万辆新车的生产线,某某汽车品牌投资一百几十亿新建一条年产二十万辆新车、三十万台新发动机和某型号变速箱的生产线,这会让一些对汽车工业稍有了解的汽车爱好者有些疑惑:我明明记得1998年广本成立的时候,注册资本11.6亿rb,工程总投资亿rb,就算通货膨胀的再厉害,二十年的时间的时间也不至于翻好几倍吧?要知道,工业制成品的价格基本上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降低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误解,是因为大家没搞清楚这两种生产线的区别。

以90年代末、千禧年年初进入国内的那批汽车品牌为例,在前期,他们基本上只是建设了一个总装车间,冲压、焊接、涂装这三大工艺生产线全没有,通过之后的二期、三期工程才陆续建立起了完备的四大工艺生产线,形成完成的四大工艺能力需要四五年乃至更长的时间。

但2015年之后开工兴建的生产线,不但上来就是四大工艺生产线齐全,甚至同时还兴建了配套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生产能力。

此外,一个很少为人知的事实是,在汽车的生产制造过程当中,发动机、变速箱与车身的技术难度是“车身

那么理所当然的,投资也是最高的,假设一家年产20万辆整车且同时具备发动机、自动变速箱和整车制造能力的工厂的总投资需要100个亿(实际上可能还不太够),那么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所需要的投资基本上要70个亿,剩下的才属于车身和总装。

2017年的一条年产20万辆整车且同时具备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生产能力的汽车制造厂需要100+的亿rb,1979年,一条年产6万辆针车切同时具备发动机、手动变速箱生产能力的汽车制造厂的总投资需要1.2个亿的美元,倒是一点都不夸张,汽车行业本就是超级重资产的项目。

“不止全额,”铃木盛博的脸上带着几分“我就不信你会不同意”的得意:“是1.5亿美元,如果不够,最多可以追加到1.8亿美元,这些贷款全部免息,贷款期限还是十年——费尔南德斯先生,这么庞大的一笔贷款,每年的利息可都是两百多万美元啊。”

迎着铃木盛博得意的目光,陈耕缓缓地摇头:“。”

“什么?”

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回答的铃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