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老儒士刚走到门前。便被门上的那幅楹联所吸引住了。读书人,或许对诗词对联特别的敏感。

“公羊传经。司马纪史

白虎论德,雕龙文心”

几人相觑一眼。都从目光中看到了惊异。

“好联啊!”

马脸老者点点头,道:“十六字,四分句,四部书,四门学,四动物,言简意赅,工稳贴切,非大手笔不能为之。”他点点头,对于这楹联,就已经是极高的评价了。《公羊传》是解释《春秋》的三传之一。“司马纪史”指司马迁编著的《史记》。《白虎通德论》为班固编撰,考定五经同异之书。“雕龙文心”指刘勰的文学评论专著《文心雕龙》。

这对联当然不是杨帆自己的水准了,好像是清代一处学堂的对联吧。杨帆就挪用过来了。本来是想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明联的,后来想到是东林书院的对联,自己再挪用过来,有些自我贬低了,所以绞尽脑汁,才想起来这副佳对。

这也算给了这三个儒士一个下马威吧。

三老刚刚进门,便看到了一座刚刚筑好的石像。

是孔子像吗?

一些大一点的书院,进正堂前都有一座孔子像,若是穷酸一点的私塾,就在正堂前挂上一副孔子像。每日进私塾前,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拜孔子,然后拜老师。

不过这石像怎么看,都不像是孔圣人吧祭祀妖神的少女:禁养成妃。

孔老夫子一般都是坐车,而这个书生模样的人,却骑着马。右手拿着剑,左手却捧着卷书。穿的是铠甲,头上戴的确实一顶方巾。一只脚穿着军靴,另一只脚却穿着布鞋,整个一个四不像。

一个石匠,正在坐着最后的打磨抛光工作。

一个老头实在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心,便问道:“这位匠人,这石像是你凿的?”

石匠是个体力活,一般都是青壮力才能干得动。这个赤着两膀子的黝黑汉子擦了擦额头的汗,回答道:“是啊。”

“这是谁啊?”

“谁知道呢。东家让凿的。你瞧瞧这东一出西一出的,真是看不出来是谁。要是让我师父知道这玩意儿是我弄出来的,非得一榔头将我脑壳敲碎不可。你看看,这脸还不让凿五官,真是荒唐。”

“确实挺荒唐的。这书生执剑,还能沙场骑马,我猜这石像,一定是稼轩先生了。”一个老头思来想去,也只有辛弃疾,对的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