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到了本币的泡沫,但是他们祭出了调控手段,只是没有选择资本管制和缩紧货币政策,反而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在后世看来显然是作死的行为。

索罗斯这样的国际金融投机大鳄,早就嗅到这泡沫的味道,但是他们一直没有机会下手。直到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时,金融投机大鳄们终于意识到,自己机会来了!

经济学是有个“三元悖论”的概念,指的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理论上,这三个要素也有同时存在的可能性,那就是一个国家有无限多的外汇,当汇市出现波动时,可以拿出无限多的外汇稳住本国货币。

所以美国是不适用于三元悖论的,毕竟美联储可以无限的印钱。

泰国原本是拥有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流动性这两条,却没有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全世界真正有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国家不超过十个。

想要知道一个国家有没有货币政策独立性很简单,看看美国有没有把这个国家列为汇率操纵国。

只要被美国列入汇率操纵国的,意味着本国货币可以作为调整经济的工具,而无需看美元的脸色,那就可以算是这个国家有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泰国在面对本国货币泡沫时,希望通过货币政策来进行调控,所以泰国决定放弃固定汇率,从而换取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然而泰国却没有足够多的外汇应付国际炒家,结果就是泰铢遭受打击,多米诺骨牌倒下,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了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

后来随着越来越多国际炒家的加入,港币、韩币和日元,也接连收到攻击。

港币靠着国家支持的外汇,大笔的外汇砸进去,最终击退了国际抄家;韩国把资产卖给了华尔街,就连韩国的国有银行都卖了,最终换来了外汇救急,但最终也是元气大伤;日本则是纯属家底厚,外汇储备多,硬扛过去。

然而日本在东南亚的投资,却是损失巨大,原本那些能带来收益的投资,全都不值钱了,有些甚至成了负资产。

所以亚洲金融危机,虽说是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结构造成的,但造成这种经济结构的,却是日本。

日本通过投资的方式,将自己的经济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