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战略级别武器(第4/6页)
,开口说道:“一年三十万的管理费。”
“话说前年夏天……”陈院长又说起来另外一件事情。
“一年三十五万?”李卫东只好又提价。
“1992年,冬天的时候,我记得那天下了挺大的雪……”
“一年四十万!总行了吧?”
“八十年代末啊,科研机构进行改革……”
“陈院长,干脆你出个价吧!”李卫东开口道。
“一年五十万!”陈院长伸出了五根手指。
陈院长琢磨着,一年五十万,要是申请个六年的博士后工作站,那就是三百万,这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成交!”李卫东顺势跟陈院长击了个掌,没有再给陈院长讨价还价的余地。
陈院长则愣了一下,内心深处则忍不住嘟囔道:“我是不是要少了?”
……
五十万换一个博士后工作站,李卫东觉得挺值得。
那位倪贵林博士,对于棉花收割机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李卫东只需要给予一部分资金,研究进度肯定能飞速提升。
李卫东也不可能真的投入一千万,博士后工作站建在富康农机公司,那是李卫东自己的地盘,到时候想要投多少钱,还不是李卫东说了算!
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起来以后,也不可能只是研究棉花收割机,还会对富康农机进行全面性的技术指导。
到时候富康农机遇到什么技术难题,去求教博士后工作站,工作站还能不帮忙?大不了给送点礼,提上两瓶茅台,再偷偷赛上个红包,事情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至于每年给农机研究院五十万的“买路钱”,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农机研究院那边,还负责着农机的质检,所以绝对不能跟农机研究院把关系闹僵了,免得以后给富康农机穿小鞋。
所以这一年五十万,是绝对不能省的,就当做是给农机院的冰敬碳敬了。
而在李卫东的计划当中,只要这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起来,那以后也就常住在这里了。
在当时,博士后工作站都是建立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里,企业并没有博士后工作站。
也正是在1997年,国家为了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生产里,颁布了《扩大企业博士后工作试点的通知》,扫清了政策方面的问题,从那以后企业可以向国家申请,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但是一直到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