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幼妇孺都算在里面的,从托莱多到港口将会是一段无比漫长的路程,绝对不比摩西带领着犹大人逃离埃及容易,何况他们之中可没有能够降灾十次的人(注释1)。

“所以你们也要降灾给那些会阻扰你们离开托莱多的人。”

“所以说,”这些人中隐约的首领终于开口了:“你还是要利用我们。”

“你可以不接受,”米莱狄说:“然后和你的妻子儿女一起在诸圣瞻礼的火刑柱上为庆典与弥撒助助兴。”

“这是你带来的灾祸。”

“如果你要这样认为,”米莱狄带上了一丝怜悯的神色:“就这样认为吧,也许圈舍中的羊羔也以为自己永远不会被宰杀呢。”

犹大人的首领无言以对,米莱狄的话十分刻薄,却一针见血,他们都已经退到了最后一步,愿意改信基督教,但这并不能改变他们与生俱来的身份,他们与基督徒将彼此都视作异教徒——而异教徒,从来就不会被视作同类……甚至不如一只羊。

“智者,我们是否可以听取您的意见。”一个年长的犹大人问道。

“你们可以做出任何一种选择。”智者说:“不仅如此,我让你们到这里来,我就愿意为您们承担一切,诸位,无论事情的结局如何,我都允许你们埋怨,憎恨,唾骂甚至鞭挞我,将你们所有的悲伤与痛苦都施加在我身上,因为当初那位带着雅格的后代走出埃及的人也是这样做的。”

“那么,智者,我们也决定了,”片刻后,犹大人的首领向智者深深地鞠了一躬:“我们也要走出托莱多。”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要确定他们要怎么做,怎样做了。

米莱狄之所以想到要驭使这些犹大人,是因为他们无论如何,也在托莱多经营了数百年,他们落到这样狼狈凄惨的境地,完全是因为措手不及,就像是米莱狄说的,谁会想到除了黑死病,这种罪行也能提出犹大人做替罪羊呢,而且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甚至摆出了一种要将他们连根拔起的姿态——他们默默忍受,是为了求一条生路,不是求一条死路的。

有了米莱狄的帮助,犹大人们雇用到了一些意大利人与加泰罗尼亚人,这两者都是不会在乎雇佣者是什么信仰的人,他们武装起来,与他们的犹太雇主一起对圣多明各修道院发动了进攻。

在后世,人们会震撼于修道院的宏伟壮大,一些不知内情的人大概不知道,修道院有时候要比公爵或是国王更富有,它们被修建得犹如带有城墙的堡垒也不奇怪,但今天有雇佣兵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