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投资每一艘产品。

于是生产的其实就是标准产品。

标准产品总是会在实用阶段表现出这样那样的小问题,需要差不多45天左右的试运转,无大问题了,才能打上合格的标签。

之后也许还需要根据舰队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以之为基础,进行一系列包括武器、装甲等等的调整。

所以真正定型,是随着舰队的完成而完成的。

一旦定型,接下来就省力一些,缺啥补啥,相关资料数据都是成型的,直接开造,试车没问题,塞进舰队。

基本上就是这么个套路,所以来来去去的,一艘舰从下生产线到真正开始执行任务了,怎么也得半年。

而赵文睿哪怕再过半年,也不可能开始生产战舰。

因为他需要先完成产业大厦的自我复制,把规模提上来。

十个舰船坞一齐造舰,两到三天,一支舰队就基本出来了,然后集体调整,这又涉及相关产业,因此实际上肯定不光是十幢产业大厦,还有别的设施。

甚至还需要星港,弹药生产等等设施,这都得先有,不能舰造出来了都是空枪没弹,还得停在野地里,那绝对是统筹工作的重大失误。

所以目测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产业复制,大造特造,而且种田怕断资源,怕被打扰,可这些问题又都是会实际存在的。

不说别的,单单说一个舰壳的问题,哪怕是降低了星舰的档次,舰壳也得是在太空冶炼厂制造更合适,因为在失重状态下,合金的融合可以更均匀。

地球上也不是不能,可建立类太空环境的成本太高,包括时间上的消耗。

而你都在太空大开冶炼厂了,灯塔国之流又不瞎,怎么可能会无动于衷?

光是让大量设备上太空,就将是万众瞩目的盛况,民众可以看个红火热闹,官方就绝对不会,所以到时候绝对是事儿。

撕逼?很有可能吧,反正剑拔弩张的互动是肯定的。竞争轮回者也不会坐视不理。

赵文睿得为那一刻准备,甚至现在就开始准备,迎接这类不友好的互动。

因此七扣八除,他的大计划,顺利了也就是刚刚赶趟,稍有差池,那就不太好说了。反正G星人是一定不会允许人类一方的太空工业存在的。制轨而将人类堵在重力井中出不来,将是它们的底线目标。

而赵文睿虽然打算让这个世界的人类多流血,但这不代表他会优待G星人。

实际上他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