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心中一沉,知道随后而来的必将是西施的故事,于是无不屏住呼吸听他讲述。

风先生似乎喝得多了些,面上的愁容被酒色掩盖,渐渐变得神采飞扬,滔滔不绝地说道:“那一日,苎箩村东头施家的女儿夷光提着重重的竹篮,走到若耶溪边浣纱。 苎箩村以盛产苎麻而闻名,从山上采下的苎麻,先打散纤维纺成麻纱,村里的女孩子们,每天要提着十余斤重的粗麻纱到若耶溪边棕洗干净后,才能织成麻布作衣服。

芒麻又粗又硬,棕纱的女孩子们,经常会被扎伤手,一不小心就是一道血痕。秋天的若耶溪水一日寒似一日,冷得刺骨,洗得半晌,似乎手都麻得不似自己的了。

夷光她自小体弱,更有一种心口疼的毛病。因此她洗纱总比别人慢些傍晚,她终于洗完最后一团纱,刚刚站起身来,忽然一阵熟悉的痛感传来,她习惯性地捂住心口下方,抬头看着天上的云彩。

天边一片晚霞,红得耀眼,映得她的脸也一片红艳。

若耶溪边,晚霞映着她那轻颦的丽容,早巳径落入有心人的眼中了。

一个身着锦衣的青年男子上前一步,扶住了她:‘姑娘小心。’这边已经帮着她提起了竹篮。

夷光回头,不禁脸一红,眼前的青年男子这样的衣着,这样的容貌举止,她一个生于小山村的姑娘,何曾见过这样的人物,不禁吓得低下了头。

锦衣男子的眼光停在她的面上:“姑娘,你好美。你叫什么名字?”

夷光红着脸退了一步:“我姓施,名夷光,住在村西头所以大家家都叫我西施。

锦衣人眼睛一亮:‘西施——果然名不虚传,绝代佳人,倾国倾城。’

夷光看着对方,感到面前这人的眼睛里有一种令她害怕的东西:‘你是什么人?’

锦衣男子微微一笑:‘在下——越国大夫范蠡。’

夷光顿觉耳边轰地一声,眼前的男子,身上顿时散发出一层层的光环来。范蠡大夫,越国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来自楚国的奇男子,聪明绝顶的人,随越王入吴为奴三年,成功地使越王自吴国脱险回来,重建宗庙。想不到这个传奇人物竟站在自己的面前。想不到他竟是如此的年轻英俊,温文尔雅。

一个洗纱女的命运,自此改变。

西施随后被送到京城,在越王宫中学习各种宫廷的礼仪和服侍君王的方法。三年之后被送往吴国。送行的便是大夫范蠡。

此时的西施再非先前溪边浣纱时什么都不